兒童教育的5大禁忌,建議父母都看一看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多時候都會見到各式各樣的孩子,有的孩子乖巧討人喜歡,但是有的孩子卻調皮搗蛋,這與家長的教育有很大的關系,四川兒童康復教育設備公司寶麗康下面就給大家總結一下兒童康復教育的一些禁忌。
很多人覺得,教育孩子是父母的本能,只要有了孩子,自然就會教了。事實上,每個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出現過各種各樣的問題。譬如太過嚴格遏制了孩子的天性、太過松懈導致孩子無法無天、辛苦付出卻得不到孩子的理解等等。
育兒,其實是一門很深的學問。父母想讓孩子更加**,就需要了解家庭教育的禁忌。
下面六條禁忌,建議父母都看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一、忌過度保護
很多父母覺得孩子小,還不能獨立,恨不得全方面將孩子保護起來。
乖乖,別動,媽媽待會再收拾;
外面沒什么好玩的,就在家看電視吧,媽媽陪你;
別想太多,其他事情媽媽會安排,你只管學習就行了。
殊不知,過度的保護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長此以往,孩子會慢慢變成籠子里的小鳥,失去獨立的能力。
愛孩子是本能,但以愛之名來剝奪孩子獨立的權利,就會變成對孩子很重的懲罰。
比起過度保護,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適當的引導和適時的放手。
二、忌嘮叨不休
嘮叨是百分之八十以上父母的通病。
當父母發現孩子某些方面的表現不合自己的要求,又怕孩子不注意、不改正時,就會不可避免地變得嘮叨起來。
我跟你說多少次了,吃東西前要洗手,手這么臟怎么拿東西吃?
又把玩具到處亂放,我上次是怎么跟你說的?
說了要先寫作業再玩,你到底有沒有把我的話聽進去?
父母的本意是想讓孩子改正,但在孩子眼中,卻是一種精神折磨。
孩子長期處于被抑 制的狀態,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專門和父母對著干,落得雙輸的局面。
因此,父母在跟孩子交代事情的時候,盡量做到條理清晰,避免嘮叨。
三、忌賄賂孩子
一些家長為了讓孩子聽話,通常會選擇用‘小禮物’來賄賂孩子。
比如,不哭就給糖果,不鬧就給玩具,做家務就給零花錢等等。
這種方式確實可以達到讓孩子暫時聽話的效果,但隨著孩子的年齡上漲,胃口也會越來越大,這個時候,獎勵就是一個無底洞。
以賄賂的方式教育孩子,剛開始是有效的,但時間久了,你就會發現,孩子做任何事都是為了物質獎勵。
當他不再需要這些獎勵,或者不滿意你給的條件時,他也就不會再聽話了。
四、忌逼迫孩子
強迫孩子服從自己,也是許多父母常犯的錯誤。
這其實是我們靈魂深處家長專制的封建思想在作怪。
很多父母總會下意識認為,孩子是我生的,他就應該服從我,而且我這么做也是為了孩子好,他沒理由反抗我。
殊不知,孩子也有孩子的思維和想法。
父母長期逼迫孩子服從自己,不但會扼殺孩子的個性,還剝奪了他分析、思考、判斷、選擇的能力。
久而久之,孩子也變得很不自信,不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只會唯唯諾諾,遇事沒主見。
五、忌打擊諷刺
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是打擊教育的忠實擁躉。
他們認為這樣能激發出孩子的潛能,“知恥近乎勇”,卻忽略了,得不到尊重的孩子,同樣找不到自信。
父母長期打擊諷刺孩子,很容易讓孩子變得自卑敏感,一生都活在被貶低的陰影當中。
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p>
為人父母,我們應該讓自己的語言成為激勵孩子前進的方向,而不是變成捅進孩子心窩的刀子。
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曾說過:“一個人長大后的性格很大一部分取決于童年?!?/p>
也就是說,一個人長大后的性格很大一部分取決于自已的父母。
你如果想把孩子培養成一個自信、勇敢、有擔當的人,就一定要記?。?/p>
少溺愛,不嘮叨,適當放手和尊重。
只有這樣,我們的孩子才能成長的更好,更**。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總結的有關于兒童康復教育的一些注意事項,想要了解更多有關于四川兒童康復教育設備的相關信息,歡迎隨時致電公司熱線進行咨詢。